-
[成果]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董国英副教授研究团队发文研究H1N1流感病毒对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的耐药性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董国英副教授团队与中国医科大学和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分析阐明了1918-2020年全球具有奥司他韦耐药性突变的H1N1流感病毒的频率和时空分布规律。 -
[预告]07.09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国际教育论坛(GLOBE)—— 面向未来的国际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政策与实践
时间:2022年07月09日-10日
方式:线上线下混合研讨
主题:面向未来的国际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政策与实践
-
[研讨]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2年6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日报网和光明网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 -
[成果]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发布《2020中国电商直播行业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喻国明教授课题组发布《2020中国电商直播行业报告》。报告分析了后疫情时代的数字经济和后疫情+5G时代中国电商直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 -
[成果]《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首次进入JCR地球科学、水资源学科分类Q1区
6月28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21年《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报告显示由北师大和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主办的《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IJDRS) 2021年影响因子为4.5,较2020年(3.727)提高20.7%。在地球科学、... -
[成果]北师大全球院公共健康中心田怀玉团队发文评估全球登革热疫情的干预措施影响
2022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公共健康研究中心田怀玉教授团队在《柳叶刀-传染病》(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IF = 71)期刊发表了题为“评估新冠肺炎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对东南亚及拉丁美洲地区登革热疫情的影响:一项统计建模研究”的研究论文。 -
[观点]徐琳瑜、武文浩: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力低碳美丽中国建设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重承诺。这一基于科学论证,并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所提出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指引,反映出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 -
[预告]07.02 北京师范大学-格罗宁根大学“绿色引领数字,数字赋能绿色”国际研讨会
时间:2022年07月02日(星期六)
地点:ZOOM
主题:绿色引领数字,数字赋能绿色
主讲人:格罗宁根大学终身教授 Klaus Hubacek、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 潘家华